全自動紫外測油儀是在PH≤2的條件下,樣品中的油類物質被正己烷萃取,萃取液經無水硫酸鈉脫水,再經硅酸鎂吸附除去動植物油類等極性物質后,于225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,石油類含量與吸光度值符合朗伯-比爾定律,從而定量分析水中石油類的含量。
目前油類監測的技術主要有:氣相色譜法、紅外法、紫外法和紫外熒光法。其中紅外法和紫外法是現行檢測方法中推薦的國標方法。
全自動紫外測油儀的“關鍵點”:
1、取樣:水中的油通常以四種狀態存在:浮油、分散油、乳化油,以及溶解油。采樣前需破壞水面上存在的油膜,應在水面至300mm采集柱狀水樣,且不能用水樣涮洗樣品瓶。
2、四氯乙烯純度檢驗:新國標執行后,四氯乙烯穩定性差,且不同廠家的質量參差不齊。因此首先得進行純度檢驗,合格后方可進行水樣預處理。
3、乳化水樣除水:乳化水樣是測油的一個難點,主要表現為萃取劑跟水樣不能有效分離。乳化程度比較輕的水樣,可通過延長靜置時間實現分層;乳化程度比較嚴重的水樣,可通過添加電解質,比如氯化鈉,硫酸鎂等。
4、動植物油吸附;在進行油類測量時,常遇到的一種現象就石油反超高,也就是油類物質含量大于總油含量。導致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就是硅酸鎂預處理做的不好。
首先應選擇大廠家分析純以上的硅酸鎂,其次要按照國標要求進行硅酸鎂預處理;再次,再過硅酸鎂時,應棄去前幾毫升初濾液。
5、控制好交叉污染:同樣是測油,全自動紫外測油儀的萃取劑是正己烷,紅外測油儀用的是四氯乙烯。值得注意的是正己烷在紅外上有檢出,因此,紫外與紅外測油使用的玻璃器皿應分開,不能混用,避免交叉污染。